9月12日,在第六届新型建造高质量发展(深圳)大会暨行业交流活动上,《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混凝土模块化建筑)》预告发布,进一步推动深圳建筑标准化、产品化发展。该图集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联合中建海龙等20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编制,为钢结构和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填补了全国在模块化建筑系列图集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夯实了标准化发展的基石。
大会邀请了来自深港两地的数十位行业专家、科研院校代表。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模块化建筑实践等热点领域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在效率、安全、质量、环保、产业工人转型、以及对老百姓生活方面的优势,展示了中建海龙在建筑工业化及模块化建筑领域的探索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大会还组织参观专家、行业代表一同考察了惊艳绽放的全国首个好房子4S概念店——海龙MiC好房子体验馆。
中建海龙模块化好房子4S概念店位于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客户体验为导向,构建产品展示(Showcase)、方案设计(Solution)、销售交付(Sale)、售后服务(Service)4S概念体系,提供模块化建筑一站式全流程数字化建造服务,于每一寸空间中探索科技与生活的共生密码,深度展示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在“好房子”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沉浸体验模块化好房子多样生活场景。
以住宅、公寓等模块化标准产品实体样板为中心,以科技智能建造为触点,时尚潮流与工业脉搏在这里交织共融。感受从“现场建造”到“产品智造”的思维跃迁,通过“预制化-装配化-数字化”的基因重组,重构建筑质量、效密与可持续性标准,实现建筑业从工程服务向产品服务的转变。
一起看看参观的嘉宾怎么说:
模块化建造技术作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传统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先主体-内装-设备的“串联”作业方式,变为在工厂内完成的一体化的“并联”作业方式,是一种高度集成的、高发展水平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更高阶段。一直以来,深圳通过政策引导、标准支撑、项目示范和产业培育持续推进模块化建筑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出台《深圳市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深圳市推动现代工程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筑牢模块化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
二是强化标准支撑,发布《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涵盖模块化建筑工程计价内容,提高模块化建筑成本管控水平;《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将模块化建筑纳入项目评价范围,建立以建筑产品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三是打造项目示范:
打造了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华章新筑保障房项目
打造了深圳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学校——深圳航城街道三围学校
打造了“可移动”的模块化医院——龙华中心医院项目。
四是产业培育,培育了以中建海龙等一批模块化建筑龙头企业。
2025年6月,粤港两地携手发布了《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深港两地在模块化建筑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一直以来大力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深港合作”,促进模块化建筑的深港融合。 【国内首个】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通知,明确将深圳列为综合型模块化建筑试点城市。此前,深圳已出台《深圳市推进模块化建筑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8)》,提出以“好房子”为重点大力推进模块化建筑应用。截至目前,全市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已超160万平方米,覆盖住宅、学校、酒店、公寓等多种类型。 广东模块化建筑试点城市公布!中建海龙引领示范
中建海龙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体验馆建设,持续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与会专家认为,这种"标准+实践"的创新模式,将为全国模块化建筑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