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居住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建设好房子、实现“住有优居”成为新一代居住者的诉求。在住房租赁领域,好房子同样备受关注。上海新黄浦·筑梦城深入探索住房租赁领域,通过“自建、自持、自营”模式,重新定义好房子品牌维度,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好房子需配套什么样的设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打造什么样的氛围,并落地实施,为城市新市民、青年人提供兼具品质与温度的居住解决方案,树立起租赁社区好生活的新标杆。
好房子,不止于住
好房子,从高品质建设开始。新黄浦·筑梦城响应国家政策,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居住品质 + 共享空间+商业配套”为核心,打造类商品住宅的高标准租赁社区。其旗下梅陇租赁社区100%的户型都设置了向阳的阳台或飘窗,确保居住者都能享受到充足的日照。旗下吴泾租赁社区则设计了30~92 ㎡的七种户型,满足独居青年、小家庭等全龄客群的居住需求。
对于新黄浦·筑梦城来说,好房子不仅仅是几十平方米的居住空间,更是将整个社区精心打造成幸福生活的立体载体。例如,吴泾租赁社区规划近4 000 ㎡下沉式广场、四大主题景观花园,兼具社交、休闲与活动功能—十余家社区商铺,涵盖超市、便利店、健身俱乐部、健康药房、洗车服务点、图文打印店、中西简餐厅等社区住户高频刚需业态。考虑到亲子家庭及周边学校需求,因地制宜增设游乐场地。通过各类设施为住户构建一站式生活圈,让“下楼即生活”成为现实。
好服务,不断精进
如果说整个租赁社区是好房子的“形”,那么“好服务”则为这个“形”注入了“神”。
新黄浦·筑梦城以“运营服务+增值服务”双轮驱动,将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让服务成为社区竞争力的“灵魂”。
在标准运营服务基础之上,新黄浦·筑梦城运营团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拓展服务边界,持续打造“好服务”的核心动力。新黄浦·筑梦城一线运营团队全员持“上海市住房租赁和房地产经纪从业证”和“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双证上岗,社区配备AED设备和医疗保障角,从运营服务到急救响应,构建了全场景、全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不仅体现了新黄浦·筑梦城对住户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更展现了租赁社区服务从基础保障向人文关怀的全面升级。
应急救护培训
通过标准化的运营服务、专业化的急救能力,新黄浦·筑梦城不断更新“安心居住”的新标准。增值服务的不断拓展,为住户打造了一个持续进化的生活生态系统。从基础的保洁、维修到个性化的家电清洗、迷你仓储,再到优选生活服务,新黄浦·筑梦城始终以住户需求为圆心,不断延伸服务半径。这种动态优化的服务体系,让住户不仅能“住得好”,更能享受到与时俱进的生活品质升级,真正实现从“居住”到“生活”的价值跃迁。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洞察”,让服务真正适配用户的生活节奏。
好生活,持续美好
新黄浦·筑梦城为住户打造的好房子不止于“形神兼备”,更是要帮助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青年人扎根立足和安居乐业。
新黄浦·筑梦城通过“社群活动+公益共创”,将租赁社区转化为文化孵化与情感链接的平台,超越传统租赁住房的“纯居住”功能。
社群活动
品牌建设是新黄浦·筑梦城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市场快速脱颖而出的重要战略支点。在社群活动品牌化、系列化、主题化的原则指导下,新黄浦·筑梦城精心打造出“筑梦City Walk”“筑梦运动会”“筑梦读书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不仅丰富了住户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在一次次活动中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城市的距离,强化了情感链接。
文体活动
热心公益,通过共建共享共治,强化住户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也是新黄浦·筑梦城一直努力的方向。
筑梦城社区以“青年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空间”等家门口的阵地,营造不同文化、文明和梦想的流动空间。这些阵地亦是新黄浦·筑梦城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实践的载体。社区接待中心常设的“爱心驿站”、社区管家亲手搭建的“爱心猫屋”……都为托举社区公益提供了空间。
爱心驿站
此外,结合时令热点组织的活动,如春节“心”温度茶话会、植树节共同手栽认养树木……更是丰富了社区阵地的活动内容。据统计,新黄浦·筑梦城2024年度合计举办了60余场大小活动,涵盖青年夜校系列课程、中医文化养生集市、红色主题城市漫步等,吸引了超1 500人次参与。
在新黄浦·筑梦城,好生活不仅是便利与舒适,更是通过社群互动实现精神满足与价值认同。
在“住有优居”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新黄浦·筑梦城以“好房子、好服务、好生活”的三重奏,从物理空间的匠心营造,到服务体系的温情迭代,再到社区生态的活力培育,将居住需求升华为生活理想。未来,这份关于好房子的答卷,将继续以人为尺,以城为卷,书写更多安居乐业的温暖故事。
本文原载《建筑》202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