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龙参建丨香港最大简约公屋首期封顶

2025-08-01
13

7月22日,由香港房屋局及建筑署主导,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设计建造,采用中建海龙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的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举行一期工程平顶仪式。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简约公屋”计划中规模最大、单位数量最多的工程,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的高效推进为香港公营房屋建设探索出创新高效的路径。


图片

△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第一期平顶仪式现场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及建筑署署长李翘彦等作为主礼嘉宾出席活动。中海集团总经理、中国建筑国际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张海鹏,中国建筑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晓光,高级副总裁张杰,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孔祥兆等企业负责人一同出席。


图片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

黄伟纶表示,改善居住环境意义重大。世运道项目自2023年12月动工,仅用19个月即完成一期3栋17层住宅的主体结构建设,进度来之不易。他特别指出,项目部分地基深度超过60米,施工挑战巨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充分证明了MiC技术在香港建设应用的可行性,也展现了中国建筑国际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对香港社会的责任担当。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简约公屋”计划,目标是在2027至2028年度前完成兴建约30000个单位,以尽快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其中,世运道简约公屋于2023年12月动工,分两期建设,共将提供7栋17层住宅、总计超过10700套公屋,约占整个计划的三分之一。项目一期包含3栋大楼,约3000套公屋,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并交付使用。


图片

第一期最后一块MiC模块吊装

项目位于前启德机场旧址,周边涉及文物保护区域,且地下遗留大量机场结构和桩柱,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为兼顾文物保护要求与工程效率,承建该项目的中建香港团队因地制宜,分别采用“非撞击式打桩(大口径磨桩)”和“撞击式打桩(工字桩)”的施工方案,其中撞击式打桩桩柱平均深约55米,非撞击式打桩最深接近90米。施工高峰期,中建香港投入超过30部桩机同步作业,并优化后续大规模桩帽施工流程。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创新应用“铁模加铝模混搭”工法,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启德简约公屋项目从启动之初就承载着双重使命,既要高效缓解住房供应的迫切需求,同时还肩负着探索实践建筑工业化“香港模式”的重要任务。为此,项目团队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优势,将约70%的工序前置至中建海龙珠海、江门等地的房屋智造工厂完成,通过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保障品质


图片

中建海龙工厂里正在作业的装修机器人

项目采用中建海龙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将建筑科学规划为独立模块单元,每个单元的结构、装修、水电、设备管线及卫浴设施等均提前在智能工厂完成,再运到施工现场安装组合,实现毫米级精度工艺标准。在施工现场,项目团队创造性设计的高精度柔性结构体系与新型模块连接节点技术,实现了模块“30分钟装嵌一模块”、“3天建成一层”的建造速度,使项目一期从开工到完工预计仅需约22个月,较传统建造方式周期缩短近60%,极大缩短了轮候家庭的等待时间。


图片

C-SMART工程管理数字平台

同时,项目部署的C-SMART工程管理数字平台实现了人员、物资、进度、流程的全方位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物资从工厂到工地全程“一键可查”。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不仅是速度的突破,更是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典范。中建海龙提供的MiC模块支持100%拆卸及重复利用,有效减少建筑废弃物,为香港探索循环建筑体系、践行绿色建造理念、助力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示范。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